-
通讯员 刘怡琳
当稚嫩笔触遇上斑驳老墙,当艺术灵感碰撞社区治理,一场充满温度的基层实践在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悄然绽放。5月17日,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联合港务局宿舍小区楼管会、海川教育机构,以“童绘家园”美术实践活动为纽带,将青少年美育、社区环境改造与基层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为老旧小区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新画卷。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港务局宿舍小区,曾是承载无数家庭记忆的温馨港湾。然而岁月的侵蚀,让这里公共设施陈旧、墙体斑驳脱落的问题日益凸显。2025年初,商丘路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倾听民意时,许多家长提出“希望孩子也能参与社区建设”的诉求。这一充满温度的提议,迅速得到楼管会与海川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三方经多次研讨,决定以文化墙绘为载体,既为老旧小区 “梳妆打扮”,赋予其全新面貌,又为青少年搭建起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活动当天,港务局宿舍小区的空地上热闹非凡。商丘路社区工作人员与海川教育的老师们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在老师与志愿者的引导下,青少年们迅速分成小组,有序领取颜料与画笔,低年级的学生负责涂色,高年级学生则承担起勾线、构图等精细工作。在绘画过程中,大家热烈讨论,创意不断迸发,欢声笑语回荡在楼院上空。海川教育的专业美术老师穿梭于各组之间,时而蹲下身指导大家调配色彩,时而举起画笔示范线条勾勒技巧;社区工作者与楼管会成员则化身“后勤保障员”,及时补充物资、维持现场秩序,为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个小时的创作时光里,艺术的魅力与协作的温暖交织,让每一笔颜料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家园的热爱。 随着最后一抹颜料晕染上墙,原本单调的楼院文化墙完成华丽蜕变。碧海蓝天与温馨家园相映成趣,“文明养宠”“垃圾分类”等倡导标语点缀其间,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让老墙焕发出勃勃生机。过往居民纷纷驻足欣赏,不住赞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面墙让老小区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这场活动不仅是美育实践的课堂,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缩影。从“旁观者”到“共建者”,孩子们用画笔唤醒社区活力;从“问题墙”到“文化墙”,老旧楼院在艺术改造中实现“逆生长”。同时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构建起“儿童参与—家庭带动—全民共建”的治理新路径,让文明理念在色彩涂抹间悄然浸润人心,邻里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拉近,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被充分激发。
商丘路社区以“政府引导+专业支持+居民自治”模式,打破传统社区治理的固有框架,将公共空间的改造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居民,用艺术串联起童真、乡愁与社区治理,为老旧小区改造与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范本。下一步,商丘路社区将继续以美育为媒介,搭建邻里互动平台,激活更多邻里温情,让社区成为居民情感共鸣的港湾。随着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的美好图景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持续铺展,商丘路社区必将续写更多温暖动人的社区故事,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