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其高铁站的规划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考虑:
1. "区域发展策略":不同城市的发展规划受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河南省及国家层面的规划可能会优先考虑某些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枢纽建设,从而给予这些城市更大的支持。
2. "人口与经济规模":高铁站的建设往往与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相关。襄阳和阜阳作为相邻城市,可能在人口和经济规模上与商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在高铁站规划上可能会有所倾斜。
3. "地理位置":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地理位置较为中心,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但襄阳和阜阳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定优势,在规划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4. "规划进度":高铁站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土地征用、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商丘的高铁站规划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尚未达到襄阳和阜阳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会被压制。
5. "未来发展潜力":尽管目前商丘的高铁站规划规模可能不如襄阳和阜阳,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丘的发展潜力较小。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商丘的高铁站可能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扩建和提升。
关于未来是否会被压制,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河南省及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商丘自身的努力等。因此,无法简单地判断商丘是否会因为高铁站规划的原因而受到压制举报 -
南阳高铁站即南阳卧龙站,站房面积为53500平方米;阜阳高铁站即阜阳西站,站房面积为80000平方米;商丘高铁站站房面积为25151平方米。由此可见商丘高铁站对比阜阳高铁站、南阳高铁站完败,根本不在同一个规模上。
看到这让我想起商丘20年前错失京九线上最大火车编组站的往事。当时铁道部计划在商丘建设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并与陇海线十字交叉,所有经过京九线的车辆都进商丘站停靠。如此一来,又一个郑州呼之欲出。然而当时的商丘决策者自信满满,条件苛刻。而阜阳却主动找上门免费送地。于是京九线最大编组站落户于阜阳,也成就了现在阜阳的地位。
往事不再重提。但愿历史不再重演。说
到商丘高铁站为什么规模会这么小,我认为这与商丘站规划建设比较早有很大关系。商丘高铁站,早在2011年就开始规划了,2013年就开始施工了。站在当时的角度来说,商丘高铁站是不落后的。与郑徐高铁同步修建的商丘高铁南站是这条线路上第二大高铁站,仅次于郑州东站。
当时全国高铁站也没有几家,大部分高铁线路还处于论证阶段。当时恐怕也想不到高铁形势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短短6、7年就遍地开花了。就像居民小区一样,6、7年前新建的小区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落伍了,规划、配套也不太合理了。和现在新开盘的小区相比,没那么气派了。
而南阳高铁站、阜阳高铁站2017年底才相继开始动工。设计规划晚,就会有充分的时间调研规划,自然能跟上目前的形势。
商丘高铁站最初设计的规模更小,站房只有大约6000平米,是商丘当年争取到现在的面积的。现在看来,当初争取的力度还是不够啊。
商丘高铁站位于商丘市中心区域,用地难度大,应该也是面积偏小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商丘高铁站是与商丘普通铁路站是融为一体的,程南北对称状。普铁站房朝北,高铁站房朝南。普铁站房面积为5156平方米,高铁占地面积为15995平方米,两者共25151平方米。二者不能实现零换乘,还需要乘坐公交车。这是商丘站设计的缺陷。我每次路过商丘站换乘时都跟纠结。商丘站处于中心区域,未来改造、扩展的难度很大。
南阳、阜阳的高铁站最初规划的时候,规模也没有现在大,是南阳、阜阳方面和铁总协调、争取过来的。阜阳、南阳方面的做法值得称道。为阜阳、南阳点赞。
商丘高铁站站房小于南阳、阜阳高铁站房是由其现实原因的。也许是意识到目前高铁站的局限性,商丘住准备规划另外一座高铁站——商丘新区站。
举报 -
举报